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桂林理工大学:追溯红色足迹 赓续爱国精神

2025-09-09 11:01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桂林讯  7月10日至13日,桂林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追溯红色足迹,赓续爱国精神”实践团,赴广西灌阳县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红色研学+产业助力”为核心,在6个实践点位的走访中,将爱国精神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干行动。

7月10日,实践团首站走进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在史实陈列馆,泛黄的战地照片、磨损的红军绑腿等展品,搭配讲解员讲述的“战士躲在崖壁间,默数战友被扔进酒海井至昏厥”的故事,让成员们深受震撼;影像厅里“牺牲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细节,更让大家真切体会到湘江战役“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精神,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离开前,全体成员向纪念碑前的“红军帽”雕塑深深鞠躬,以表崇敬。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红军纪念园“红军帽”墓冢前缅怀先烈。黄开源 供图

7月11日,实践团深耕乡土实践。上午在飞熊村,成员们挽起裤脚、拿起农具,跟着农户学习红薯苗翻土、栽苗、浇水,从动作生疏到逐渐熟练,在汗水与泥土中感受农耕艰辛。劳作间隙,大家围坐田埂,与农户深入交流,详细记录红薯种植的时令技巧、产量情况,以及“零散销售、价格无优势、销路不稳定”等难题,为后续调研积累一线素材。下午转赴永富村,与驻村第一书记李鑫、村支书王波座谈,倾听两人推动红薯产业发展的故事:从引进“黄金薯”优质品种、邀请农技专家指导,到为解决村民销售难题尝试电商合作,却受困于物流成本高、包装不规范等问题。“看到村民因红薯滞销发愁,就决心把产业链做起来”,李鑫书记的话让成员们深受触动,也让大家明白,基层岗位上的实干担当,正是新时代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农户了解红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黄开源 供图

7月12日,实践团兵分两路行动。一队穿梭于灌阳县城街巷,走访商铺与社区,聚焦红薯粉销售调研。从老一辈讲述的手工制作传承故事,到年轻店主尝试线上销售却遇阻的经历,梳理出“缺乏统一品牌、物流成本高、线上运营薄弱”等产业痛点;另一队走进唐景崧故居,在古旧建筑与史料展品中,了解唐景崧参与中法战争、推动地方教育与实业发展的事迹,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成员们感慨,先辈将个人命运与家国相连,如今调研乡村产业,正是延续这份为家乡谋发展的初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灌阳市场向商户了解红薯粉销售情况。赵耀祖 供图

7月13日,实践团奔赴东阳村,调研面条特色产业。走进面条工坊,成员们完整了解从小麦筛选、磨粉、和面到擀制、晾晒的全流程,得知手工制作虽能保证口感筋道,却受限于产量难以打开外地市场;深入田间麦田,与村民交流小麦种植的品种选择、灌溉方式等问题。结合数学统计专业知识,团队提出“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设计差异化包装吸引消费者”等建议,为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得到产业负责人认可。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东阳村参观面条加工过程。黄开源 供图

四天实践中,团队收集50余份访谈记录、20余组产业数据,形成初步的产业发展建议方案。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行程让爱国从抽象口号变为“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具体行动——从红色场馆里感悟先辈担当,到田间地头体会农耕不易,再到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每一步都是对爱国精神的践行。桂林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红色研学+乡村振兴”实践模式,让更多青年在基层实践中坚定信念、绽放光彩,用专业学识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刘雨梦)

 

责任编辑:吉文佳

 

0 0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377111831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战略合作单位:爱国工程研究院、贵州爱国教育研究院、爱国品牌事业发展中心、大国品牌(广西)传播中心、广西大数据技术学会、广西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研究发展协会  京ICP备2002846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5847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当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