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井冈淬信仰 践行青马砺担当
——桂林理工大学“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井冈山沉浸学史纪实
8月27日至30日,桂林理工大学“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情景教学、实地探访、劳动实践等形式,实践团成员深入学习井冈山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内涵。
情景教学:重温“三湾改编”历史场景
实践团首日参与了“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成员们模拟制定连队纪律,并设计队名、队旗与口号,还原了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三湾村对秋收起义部队进行整编的重要场景。徐同学表示:“情景教学让我们跳出书本,直观理解了‘支部建在连上’对党领导军队的深远意义。”

实践团成员设计队旗。许涛/摄
寻访足迹:对话革命后代深化革命故事
在基地安排下,成员们与曾志同志的孙子石金龙、老红军王清珍清的后代刘航面对面交流。石金龙回忆了祖母曾志“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抉择,并展示其生前珍藏的党费缴纳记录;王清珍的后代刘航讲述其祖母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用嘴为伤员喂药,甚至亲口为伤病员导尿等的感人事迹。通过访谈,实践团成员在鲜活的红色家史当中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使命与担当。

实践团成员与刘航进行访谈活动。许涛/摄
实践体验:在劳动中感悟革命精神
为深化对红军生活的理解,实践团开展了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在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环节,成员们沿着崎岖山路徒步,亲身体验革命时期物资运输的艰辛。在自制红军餐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利用基地提供的辣椒、南瓜等食材,分工完成煮饭、炒菜等任务,还原红军日常饮食。此外,实践团还学习了传统草鞋编织技艺,在草鞋师傅指导下,用稻草编织出简易草鞋。廖同学感慨:“编织草鞋需要耐心与巧劲,这让我更敬佩红军战士的坚韧品质。”

实践团成员编织的草鞋。许涛/摄
精神传承:在历史现场重温革命记忆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八角楼革命旧址,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内了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的创作背景。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成员们考察了哨口工事、营房遗址,并登上山顶俯瞰战略要地地形。通过分析“一炮击退敌军”的战术细节,成员们深入理解了“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斗争精髓。

实践团成员合影。程立/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更加明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悟返校,整理素材形成报告与视频,让红色故事广泛传播,激励更多青年勇担时代使命,传承红色精神。(通讯员 潘春玲 崖曦丹 黄韦娇 杨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