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创新“分组互助”模式 巧解乡村红白事难题
过去谁家办红白事,主人家忙得脚不沾地,如今在大新县陆榜村,只需一个电话,“红白事互助小组”便迅速到位,全程提供贴心服务。这一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青壮年外流、留守人员操办红白事负担过重的难题,成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传统之困:留守力量难承红白事重担
红白事是乡村生活中的大事,但繁琐的流程、密集的人力需求,让留守的老人、妇女压力倍增。“以前办一场事,借桌椅、请厨师、找帮工,到处求人,既费钱更费心,有时还耽误事。”陆榜村村民张大爷回忆道。传统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精力财力,更让仪式失去了应有的温情,村民迫切期待改变。
破局之举:分组互助织就温情服务网
面对这一现实难题,陆榜村两委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创新推出“红白事分组互助”机制。
精准设组,各司其职。根据红白事实际流程需求,设立“帮厨组”、“接待组”、“后勤保障组”、“仪式协调组”等。组员来自本村,熟悉情况、乐于奉献,成为推动乡村文明自治的关键力量。
轮值响应,高效运转。建立轮值制度,确保随时有小组待命。遇有家庭办事,只需告知村红白理事会,理事会立即按需调度相应小组到场支援,从场地布置、桌椅协调,到食材采购、帮厨服务,再到流程引导、秩序维护,全程提供规范、有序、贴心的服务。
成效显著:减负增情 文明新风润乡村
这一模式推行后,成效显著:
经济负担减轻;据初步统计,平均每户红白事支出节省约5000元,人情支出大幅下降。
操办效率提升;专业分工让流程井然有序,主家得以专注仪式和情感表达。“上次家里办事,小组一来,洗菜、切菜、端盘递碗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我们全家能安心招呼亲戚,心里特别暖。”村民李女士称赞道。
邻里关系更和谐;互助过程增进了村民间的交流与理解,互帮互助、节俭办事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
“分组互助”模式有效回应了群众急难愁盼,是基层治理红白事难题的创新实践。
“这一模式不仅减轻了村民负担,更体现了‘一家有事、众人互助’的温暖乡情。”陆榜村党总支部书记冯毅孙介绍。(黄根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