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测与健康管理 赋能中医高质量发展
一、期望:
未病先治。以人为本,结合宇宙全息的理念,根据阴阳平衡、四时季节的变化、五行与五脏的相互关系,以简单易学易复制的方法,进行研究人体的健康,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为提高全民健康贡献力量。可以进一步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数智健康管理平台、数智疗法研究,促进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医学技术的传承创新发展。
二、依据:
易医同源。《黄帝内经》里易医同源的思想内核,贯穿于中医与易学的发展历程,二者共享阴阳五行的哲学框架,至今仍是中医界宝贵的临床应用。而这思想在现代科学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正是遗传密码的物理载体,其核心功能:遗传信息存储、自我复制、基因表达调控等,可以说是生命密码的象征,堪称“生命之书”。
然而,DNA的双螺旋结构与易经的洛书数的运行走势的双螺旋结构一样,而洛书数1至9的每个数字也是存储着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宇宙时空、阴阳五行的巨量信息。
易医同源的核心理论之一:阴阳平衡与天人合一,认为人也是宇宙运化中的产物,人的五脏与宇宙的阴阳五行、四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追求天人合一是健康的终极目标。可以说现代的遗传学对中医与易经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相互论证。
易经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有象必有数,有数必有理”,这种思维不仅是古代智慧的凝练,亦与现代科学精神共振。它既肯定了人类通过“数”探索自然本质的能力,也提醒我们保持对理性边界与未知领域的敬畏。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这一命题更凸显了跨学科整合思维的重要性——从数据(数)中挖掘模式(象),进而提炼普适规律(理),仍是对人体健康的认知创新的核心路径。
三、方法:
中医核心理论(阴阳五行)的创新发展。把复杂的阴阳五行原理与内容重构为符号化的关系模型,用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1至12来表达复杂的阴阳五行内容和类象。
以人为本,根据个体的出生信息,用出生的年月日时的数字建模,配对相应数字的阴阳五行,结合人体的五脏与呈现特定的阴阳和五行,进行旺衰、生克等关系深度分析,即可快速得出已知与未知的健康问题,有效提供保健的方向与治疗的建议。
四、效果:
高效且精准度高。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及经验,看诊用时3分钟左右,准确度可达85%以上。方法简单易学,无须依赖电脑和网络,只要懂中医的基本原理,分析人体健康的准确度可达85%以上。
五、价值:
易学实用,全民预防。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过度依赖和难度,促进中医快速发展。
案例一:男,生于1976年7月12日卯时,可直接诊断此人在30岁左右肝胆及肺及大肠胃的健康问题,事实此人在2014年急性肝炎住院2个多月。
理论基础:
1)、根据后天八卦,把数字的五行分为:1、2、12为水五行;3、8、9为土五行;4、5为木五行;6、7为火五行;10、11为金五行。即可得出案例男的数字模型:5(76生肖为龙排行第5)-7-12-4(卯生肖排行第4)。以数字的五行生克关系进行分析:1、凡被克的数字五行所在的部位及脏器有病;2、缺失的五行所代表的脏器有病;3、过旺的五行所代表的脏器有病等。
2)、再结合后天卦进行深度分析,可知其所发病的时间,病情的轻重。从而进行有效的医学介入,让人们减少生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案例二:女,生肖虎生于8月初8寅时。其数字模型:3-8-8-3,2023年见面时直接诊断她脖子及头部血管不通畅,伴有头晕,消化不好,血糖偏高,有糖尿病倾向。当时此女士不以为然,2025年检查出来的结果与我诊断一样。
案例三:男生肖猪,生于7月12日午时。其数字模型:12-7-12-7,断他2023年有肝炎,高血压,当时他觉得没事血压是高,但肝没事,2024年底严重浮肿,2025年1月云检查肝癌中期,及时入院治疗现已好转。
案例四:男医生,生肖蛇,生于4月12日酉时。其数字诊断模型:6-4-12-10,诊断他肺、呼吸道问题严重,有前列腺炎。他说睡觉打呼噜严重,家里配有呼吸机,确实有前列腺炎。
经历上千个案例的实践经验,我认为,阴阳五行的重构为符号化的关系模型,结合DNA双螺旋结构与《易经》的关联研究,既是对古代智慧的现代诠释,也是科学哲学的一次大胆探索。尽管存在争议,但其深层的共鸣(如对称性、信息编码与符号的动态平衡)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正如克里克所言:“DNA的简单性可能源于生命起源时的朴素机制”,而《易经》或许正是这种朴素规律的早期表达。未来,跨学科研究或能进一步揭示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螺旋式”对话。
个人简历:
黄俊清,字旭清——国学易经名师、世界 500强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入库易经讲师、世界500 强企业广药集团敬修堂易经及健康讲师、心理咨询专家。师承家学、受灼前贤,十几年来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以扶贫和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与慈善会长期为贫困地区服务。曾应邀到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中小学、大学院校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司法机构、医院等授课。现为中华传统文化(儒学文化)高级讲师、共青团中央网上青少年国学院国学导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幸福之道传统文化实践与研究”总课题组组长,广东普宁市大地心慈善会副会长,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和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2014年10月荣登《中华英才》(中央级期刊)第19—20期;2017年7月获得中国教师基金会授予“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先进实验工作者荣誉证书。著作有《你其实可以更幸福》。

